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聚焦 | 让群众优享全方位便民诉讼服务 ——保定法院开展“人人都是服务站、便民服务在身边”活动纪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7-04 18:49:55 打印 字号: | |


为了进一步拓宽诉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022年新年伊始,保定法院开展了“人人都是服务站、便民服务在身边”活动。活动中,该市两级法院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掌握诉讼服务的技能,能够利用手机,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系统,随时随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立案、咨询、调解、庭审等各项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见了法院的人就如同进了法院的门”,使人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全方位诉讼服务。


紧扣司法为民主题

筑牢服务群众无极限的思想行动基础


为使活动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落实落地,该市两级法院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将活动任务进行了再细化、再分解,形成具有各地特色的活动实施方案。全体法院工作人员以“我为群众办什么样的实事”为主题,开展深刻的思想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全员学习、全员参与。

各院有计划地开展培训、考核、推广活动。培训以钉钉在线课堂的形式举行,保定中院就各类诉讼服务终端设备的使用,以及网上立案、网上保全、网上缴费、网上申请退费、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系统的操作规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该市两级法院有3000多名干警参加了培训,达到了全体干警人数的95%以上。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为实现“见了法院的人,就进了法院的门”的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保定法院全体干警普遍掌握了系统的诉讼服务技能,每月的钉钉诉服技能大考核,成了法院干警赶、学、比、拼、超的竞技场,“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为民、利民、便民的思想深入人心。


紧盯群众诉讼服务需求

营造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保定市法院系统通过电视、电台、报纸以及微博微信主页等媒介,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与报道。

1月19日下午,保定中院就“人人都是服务站,便民服务在身边”活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活动的方法、过程及目的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并邀请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活动的落实并提出宝贵意见。


莲池区法院将诉讼服务流动车开到了广场、社区及乡镇,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等方式推广活动。博野法院、高阳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电子屏幕和电视循环播放宣传文字和宣传片,使法院干警和到院的当事人都感受到浓厚的活动氛围。

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营造了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让“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有了更宽广的舞台。



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

拓宽全方位诉讼服务体系内涵


“人人都是服务站、便民服务在身边”活动,让保定法院全方位诉讼服务体系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服务的形式更加出彩。活动的强力推进,有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各院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诉讼服务创新。

保定中院在春节前集中开展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化解专项行动”,化解涉农民工工资案件156件,结案312件,在春节前解决农民工工资400余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保定中院在全省率先开展民事、行政第二审案件网上立案试点工作,实现了民事、行政第二审案件快速立、实时立、便民立。

为让人民群众对网上诉讼有更直观的了解,保定中院还拍摄了系列网上诉讼服务操作指南微视频,为当事人参与线上诉讼活动提供指引,群众按照视频的指引,利用手机就可完成全部的诉讼服务活动。

满城法院成立了常态化诉讼服务流动站,有计划地前往满城各个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法律宣传,提供周到具体的咨询服务。

涿州法院结合人民法庭“三进”机制,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将“诉讼服务一码通”二维码发送至乡镇、社区、企业、小区微信群,并下沉乡镇、社区、企业,现场向人民群众讲解诉讼服务知识。

博野法院创新推出24小时服务热线,如果当事人是不便、不会操作的特殊群体,可直接拨打24小时诉讼服务热线,当日值班人员会第一时间到达24小时法院提供帮助。

保定法院通过“流动诉服”实现了“法院移动”,为诉讼服务“安上灵活的双腿”,让优质诉讼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造福民生,有力地推动了诉讼服务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开展上门服务2829次,上门立案170次,上门鉴定249次,上门审理14次,上门调解2396次;通过法院干警主动服务、积极服务,有近千名群众通过法院干警指导顺利参与网上立案、网上保全、网上申请退费等诉讼活动。在今年一季度,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中,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75个参评市直单位中,取得了第二名的良好成绩,真正用“诚意”换来了人民群众的“满意”。



 
来源:河北法制报
责任编辑:李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