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涞水法院立案庭接待了一位特殊的老人——老人年纪大了,耳背很严重,听不清窗口工作人员的解答,也不太能说清楚自己的诉求。
眼看老人越来越着急,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忙拿出纸笔,在纸上写出较大的文字问老人是否能看懂,老人看到后欢喜地点头表示可以。于是工作人员写一句,老人答一句,交流许久,终于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据老人说,他姓杨,今年已经75岁了。2013年,杨大爷在外地打工时被包工头王某拖欠了3180元工资,这些年,杨大爷每年都会找王某催要,却一直无果。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杨大爷渐渐没有能力再出去务工赚钱,但十年前的血汗钱却还没能要回来,杨大爷为此心急如焚。无奈之下,只能来到法院,想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协助杨大爷梳理诉讼材料,却发现杨大爷只有一张欠条,上面虽有王某的签名,但杨大爷并不掌握王某的联系方式和具体身份信息。
立案庭工作人员决定根据杨大爷提供的线索,去附近的几个村委会去了解情况。通过依托“法官进基层,创建无讼村”活动的包联干警与辖区网格员、调解员进行联动,诉服中心工作人员终于在村委会的协调与帮助下找到了被告王某。可惜的是,经过反复的接触沟通,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立案庭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征求杨大爷的意见,在帮助杨大爷完善诉讼材料后,及时对该案正式立案。目前,该案已进入审理程序。
在诉前调解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案子都能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但涞水法院立案庭始终坚守初心,对无法达成调解的案件不推脱、不延误,以“如我在诉”的精神,用心对待每一位来访当事人,尽力帮助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